从《摔跤吧!爸爸》看高校教育教学
印度逆天神片《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描述前摔跤冠军爸爸不顾世俗偏见,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为摔跤冠军的非凡历程,打动了无数人心,收获了爆棚口碑。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教育故事片,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摔跤吧!爸爸》影片中,女孩不能在乡村摔跤馆参加训练,父亲马哈维亚就在自家农田里搭起棚子,铺上沙子;没有陪练,就让自己侄儿参加训练;每天早上5点开始让女儿训练体能;严格控制饮食,不准吃辛辣油腻食品;破除宗教禁忌,让女儿吃鸡肉补充营养。父亲通过自身努力培养两个冠军女儿,看起来是神话,其实是建立在系统的知识传授和科学的专业实训这个教育教学现实基础之上。影片启示我们,高校教育教学一定要尊重知识建构的规律,尊重学术发展的规律,尊重技能训练的规律。
重视方法的综合运用。《摔跤吧!爸爸》注重多种思想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适时、适势地开展教育工作。父亲马哈维亚在开始训练之前,带两个女儿去大吃一顿,这是正向激励;对孩子的反抗,不回避惩罚;对大女儿的任性,保持宽容;不经意间让女儿去看一看墙上挂着的奖牌,是启发。影片启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时代性、实践性、规律性,必须按规律办事,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关注亲情的教育价值。起初,姐妹俩非常排斥爸爸的强行安排,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但朋友婚礼上新娘的话让她们醒悟,她说:“我倒是希望能有这样的父亲,能为你们的未来着想,而不是从小就只让做家务和烧饭。一旦女孩到了14岁,便要嫁为人妇,甚至要嫁给从未谋面的人。至少你们的爸爸重视你们,他和全世界对抗,为你们忍辱负重,让你们能拥有自己的人生,这有什么错。”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两姐妹重新审视自己的父亲,由过去的“要我练”变成了“我要练”。伟大的父爱赋予了学习、训练的意义,激发了学习者的内驱力。影片启示我们,家庭、朋友、社会等人际交往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应当科学开发,合理运用。
突出家国情怀的塑造。影片微观叙事与宏观叙事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一方面通过生动的冠军培养过程,以两个姑娘个体生命成长的丰富细节打动人心;另一方面,虽然父亲灌输爱国教育贯穿影片始终,却不让人生厌,因为在灌输教育的同时,还有丰富生动的剧情冲突引导观众,如小饭馆里作为全国冠军的父亲对州冠军的毫不留情的教训,突出彰显爱国情怀,同样打动观众。影片启示我们,要善于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重视主体之间的协同。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之间相互的关系,主体的多样性不仅会增加教育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作用。影片既突出重视父亲和女儿这个两个教育主体的关系,也重视母亲、伙伴、邻居等家庭、同辈、社会等其他教育主体的作用。影片中,在接受国家级教练训练参加世界摔跤大赛失败之后,大女儿和父亲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父女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沟通更加容易,互相包容,形成了共建共进的和谐氛围。这启示我们,高校教育教学要更加突出重视主体之间的协同,追求主体间性理论强调的平等性、沟通性、包容性、共建性。
强调优秀传统的坚守。影片中,父亲对女儿的教育训练,注重优秀传统教育方法,突出“教学做合一”,强调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不迷信“国家级教练”的学术权威,反对投机取巧。这也启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守优秀传统,避免盲目求新求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